江南之地山川秀美,江南之人灵秀颖慧,“半壕春水一城花”的江南更是给艺术的发展赋予了无穷尽的可能。
缂丝,正是发展传承自苏州,它代表了中国丝绸工艺的最高巅峰技艺,有着“织中之圣”的美誉。因为缂丝图案精美,工艺极为复杂,每一件作品都得之不易,所以便有了“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陈文,缂丝品牌“祯彩堂”的创始人,设计专业出身,凭借着自己与手下专业团队的努力,致力于让属于当代的缂丝产品走进大众视野。
1989年,身为图案设计师的陈文初入缂丝行业,开始在日方公司做缂丝设计,当时苏州缂丝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有着大批来自日本的缂丝产品订单,整个苏州市加起来要有超过10000名“织娘”,也就是缂丝制作者,缂丝行业繁荣之极。
缂丝的魅力一直吸引着陈文,一直到1995年她都在日方公司做设计并且深入学习缂丝设计,后在1996年成立自己独立的缂丝工作室。
上世纪九十年代,缂丝行业遭遇“寒冬”,大批缂丝厂倒闭关门,曾经过万名从业人员锐减至如今的不到400人。在这种情况下,现今的“祯彩堂”仍然有着50人的团队,这让世人开始关注到这家传统缂丝作坊,其品牌的创始人陈文也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对于上个世纪末的这次“大洗牌”,陈文介绍说,缂丝最初的生产流程是,“先设计、后定稿、再生产”,设计要根据买方需求来,定稿也要经过客户同意,所有条件都达成了才可以生产。
而当时的缂丝行业过于“繁荣”,很多人涌入缂丝制造业想要分一桶金,激烈竞争下的缂丝企业开始盲目生产,很多缂丝生产者跳过了与买家沟通设计的环节,直接大量生产自己认为“好”的缂丝产品来“备货”。虽然卖家生产的缂丝更多了,可是客户却无法买到自己想要的缂丝产品,这不仅导致了产能过剩,更是打乱了整个缂丝市场,随之大批的缂丝厂关门倒闭。
在那场疯狂的竞争中,有些人挣了钱,也有一些人债台高筑,可是陈文与她的团队却没有参与这场“潮流”。陈文的团队像是一条细细的小河一样,它只是顺着自己原有的路线踏实前进,设计、约定审稿、制作、交货,每一个环节都不曾遗漏,因为缂丝对于陈文而言,每一件都马虎不得。
也正是在这个传统和严谨的生产过程中,陈文与她的团队不断经历着的捶打与磨练,团队成员也变得坚韧且充满潜力。每次交货时,陈文都会及时询问客户的意见反馈,不断地学习并改进设计与制作工艺。
陈文自信地表示,出自其团队的缂丝产品都是经得起考验的产品。
祯彩堂在成立之初并没有针对国内市场的缂丝产品,一直从96年到08年,其主要的订单都是专供日本寺庙和法衣店的“高定”(高级定制)。这十二年的高定经历给祯彩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使得日后每一样产品的制作都有质量保证。直到现在,日本“高定”的比例仍占祯彩堂产品销售的30%。
2008年,祯彩堂正式在国内开设线下门店。
陈文本身就对于缂丝的发展就有很多想法:“她想要缂丝真正地走到大众生活中”。当时正赶上日本经济下滑严重,来自日本的缂丝订单数量也受到影响,因为不忍看到自己团队的师傅流失,于是陈文决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开拓国内缂丝市场。
门店开设之初,陈文去参观学习了很多苏州市面上的产品,她发现大家制作的缂丝产品,多是学习苏州市刺绣研究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设计,而那时的设计风格早已不符合当代的审美潮流,这也使得缂丝产品很难在生活中流传。
于是陈文决定自己来做新世纪的缂丝产品,尝试用她的理解把缂丝呈现给大家,设计制作出属于当代的缂丝。
陈文对缂丝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纯手工”,“通经断纬”,“挖织的工艺”,这都是缂丝鲜明的制作特点;但是无一例外,这些都体现了缂丝制作过程的不易,也正是缂丝吸引着陈文的地方。
她认为,缂丝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其性质有着很大的改变。在中国,丝的历史7000年,棉的历史2000年,宋代以前,缂丝是一种非常民间的“用品”,它只是手工织品里的一个小类别,其产品没有任何设计在里面,价值多在于其本身的使用价值。但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宋代以后缂丝的定义开始改变,甚至从业者和题材都变了,缂丝开始成为了艺术品。
直到现在,缂丝都是经过高度艺术美化的艺术产品。
但是缂丝又不单纯是艺术美化的再现,其本身物质是纤维植物,有着其自身的质感特性与优点,这是绘画以外的“多余”的东西。
缂丝在制作过程中又会带来很多唯一的“元素”,纯手工就意味着在制作过程中会伴有制作人的情绪。绘画是设计师经过思考后的创作,这是第一重唯一的元素。缂丝制作过程中,哪怕只是设计中的一笔,制作师傅简单地表现可能要几天,复杂的话也许要几个月,这便是缂丝在艺术品以外的另一种附加价值。同样的设计经过不同的师傅制作,可能呈现出很多独一无二的特点,也正是这种制作表现,使得缂丝变得独特并且非常有思想。
这些都成为了缂丝的魅力所在,缂丝是一个载体,是非常有表现力一种载体,而陈文和他的团队都是非常善于表现缂丝美丽的团队。
每次提到自己的团队时,陈文都会非常的自豪,在缂丝领域,无论是设计还是产品制作,她的团队都绝对是十分专业的,是经过时间打磨与客户认可的。
一个好的缂丝制作出来一定要有创新的想法和专业的制作,而出自她团队的产品,每一件的品质都很有保证。因为其团队成员之间很有默契,所有成员像一家人一样,设计、制作、销售,已经相互合作20多年,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祯彩堂的发展才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呈现出来。”
总会有人问为陈文什么新品更新慢,其实并不是没有新品,而是现有开发的东西都还没有完全生产进入销售,所以拖后了新的产品面世。并不是她们的产品已经枯竭,而是每一位缂丝师傅的成长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加上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传统手艺,所以其团队在生产数量上很难短时间内大幅提升,毕竟对于陈文来说,每一件缂丝产品都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生产。
陈文表示,她们想法还有很多,潜力还有很大,这是一个在缂丝领域非常专业的团队,祯彩堂在她的带领下,一定会呈现出更多更好的新品。
她对于祯彩堂的发展目标是“小而美”,对于陈文来说,祯彩堂是一条流淌了20多年的小河,她从一个品牌开始做,从来不是想把它做到怎样庞大的规模。之前20多年的所有努力其实都只是铺垫,她希望祯彩堂可以保持现在的这种状态和态度,慢慢成长,逐渐成为大家心中的有品质的一个店铺。
她希望祯彩堂可以有其内在的文化的沉淀,成长为有百年老店潜力的“小字号”。
她想要祯彩堂是可以留下来的一个品牌和记忆,这不是几年十几年就可以决定的,需要至少几十年的漫长过程与拼搏,快节奏的商业模式与缂丝制作并不匹配,祯彩堂只是踏实做好自己的缂丝。
“好的一定是美丽的”,只要是花心思认真设计制作的,看起来美的缂丝那一定是好的,这是陈文对于缂丝最直白的理解。她给大家指出了挑选和使用缂丝时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 首先是图形,涉及到人工制作那一定会有手工的好坏,看图形的轮廓怎么样,缂丝都是绘画图案题材,如果图形走形那一定不是好的,如果可以细致表现的图案,比如一朵花,但是却放的很大很单调,那一定是不好的。
2. 还有就是材质,挑选缂丝产品时,材质要平整,不能有跳丝(高低不平),除非是某些图案的刻意表现,但是因为缂丝通经断纬,所以有小的毛头或者有刀刻过的痕迹,这都都很正常,可以找店里的师傅修正去除。
3. 还有就是使用,缂丝使用时不能暴晒,有的“老缂丝”其实不是真正的老,只有20多年,但是当时的工艺是没有做好处理的,会有微生物生成,这也是品质里很关键的部分,目前祯彩堂做的缂丝会做防护,除了织好还会做养护和保护层,都会提前为产品做一定的保护。
说起缂丝产品,陈文说,如果在一生里面能制作出一件特别“大”的作品的话,那绝对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但是,最大的“成就感”对于她来说,就是自己花了心思去做了一件缂丝之后,可以得到别人的赞美或者认可,可以让别人喜欢她的作品。
与其说成就感,不如说是幸福感,这是陈文对于缂丝最深沉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