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如解吃茶去,何但令人尘梦醒。
记忆里最接近茶的意味,便是读中学时一篇课文中引用的苏轼的一句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关于茶的悠然闲适,人内心的宁静淡泊,自然天成都一一呈现。说道茶的自然之解,莫过于白茶。
相比于普洱、龙井等,白茶虽然占据着中国茶的一席但却并不引人关注,它的处世方式就如同它的制作工艺,不炒不揉,自然萎凋晒干。
汲云间白茶主创人龚雪艳出生于雅安蒙顶山一户茶农世家,家里祖祖辈辈靠制茶为生,她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制茶手艺。在漫长的时光里,年少的她与茶结下深厚的缘分,她不仅是蒙顶山的女儿,也是蒙顶山茶的女儿。
后来,她做了十几年茶,上过不少茶山,也结识了不少茶人。她说,做茶的时候没有人是大师,每一个人想的只是以极大饱满的热情,做出一品好茶。而这也是汲云间成立的初衷。
龚雪艳与白茶一的羁绊始于12年。2012年她跨越大半个中国前往福鼎拜王亦森为师学习工艺白茶制作工艺,带着川妹子特有的辣劲与茶滋养而来的耐性跑遍大江南北的茶山考察学习。而这一年,她与白茶命运交汇奏起了交响曲。在学习期间,她被师父王亦森潜心制茶的匠心所感动,于是下定决心将白茶发扬光大。
可一己之力尚显微薄,于是她便想出一个小计谋,亲自煮一壶老茶,茶叶在水中上下沉浮,隐约朦胧着清香,就这般她“勾引”到了三个几乎不喝茶的人成为合作伙伴。从那以后,不识白茶的他们,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煮一壶茶享受一天的时光。
有时外出,茶瘾犯了怎么办?他们就发明了一种保温杯泡茶的方法,模拟煮老茶的口感,满足对茶的想念。人的一生似乎总要做一件在繁星下回忆的事,而龚雪艳就找到了这样一件自己喜欢并将为之终生努力的事。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称,具有安神解乏,消暑祛火,治疗糖尿病,低自由基含量美容养颜等功效,还被英国皇室作为御用茶,其中白茶提取物对部分细菌还有预防作用。
最初,龚雪艳本着将心头好分享给身边朋友的想法,却发现国内市面上几乎没有白茶踪迹,有的也是品质良莠不齐,她想这么好的茶怎么能没有人欣赏呢?于是她开始了行动。
她将汲云间白茶定位为入门级白茶,希望这种被誉为千茶之祖的茶中瑰宝,不再是“墙里开花墙外香”,而是让它走进大众的视野,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享受它。
福鼎白茶更是凭借独特的品种优势和优越的气候、地理及土壤取得品质上层的绝对地位。作为一种自然茶,它既不像红茶那样需要促进氧化,也不像绿茶那样制止茶多酚氧化;而是将新采下的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具里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室内通风处,让其自然萎凋。等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
水分简单流失,生命遵从于保守,整个过程保持了白茶最原始的口感。她的味道不似其他茶叶品的是春夏风月,而是一款有阳光味道的茶叶。
新茶口感清新香甜,滋味淡雅,像明媚阳光下带着灿烂笑容的少女。老茶则是别有风情,在时间长廊里转化沉淀,褪去青涩,褪去火气,如同一位古典夫人。这些复杂的陈化过程,造就了老白茶丰腴立体的口感,让人们既能喝出白茶的清香,也能品味乌龙的浓郁和普洱的醇厚。
人生如茶,浓淡自宜。制茶讲的是心思,茶人不吝惜时间的天道自然精神。
文章转载自:东家。作者: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