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今天的时装舞台怎样纷繁绚丽,工业技术如何高效,那种由长辈带着寄愿,祝福,一梭一梭织成的衣饰,依然保有别样的美,承载着无数人心底最轻柔的爱和牵绊。
一把把木梭子熟练穿梭飞舞的背后,是老妈妈和族人慈祥的脸,更是长辈沉甸甸却无声的爱。
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木梭织布机的手工织物手艺。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横岭村是一个以侗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山水毓秀的村落。这里的侗族妇女世代相传,流传到今,仍在织作一种叫做侗锦的民族手工织物。
侗锦以其独特的编织工艺、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亮丽和谐的色彩、高雅凝重的品质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成为我国著名的织锦之一,侗族妇女以织锦为载体,展示着她们聪明的才智和精湛的编织技巧,承载和演绎着本民族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追梦的侗乡女孩杨苗
出生在这里一个古老侗族村落里的80后姑娘杨苗,是个土生土长的侗家阿妹,由大山走出,把侗锦带到了外面的世界和国际时装舞台,联合多位原创设计师和侗族手艺人,创立了侗锦品牌“梭说”。
“我的妈妈是村里出名的巧手,织出的侗锦花色美、质地好。小时候睡的小被子、妈妈背我的时候用的背带、头上五彩的头帕、身上穿的衣服、侗家姑娘出嫁配的八件套……从记事起,侗锦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抱着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愿望,中专毕业后在乡镇中学任教期间,杨苗考上了湖南大学。来到长沙,来到新的世界,她才知道,外面的世界真的和侗寨不一样。大家对侗锦很好奇。也有很多人问她,侗族有什么特色,这个一直生在侗乡的女孩才发现,原来侗族文化这样的独特,开始用不同的视角来重新理解、观察自己生长依存的母体文化。
“梭说”创立
2009年,杨苗继续在湖南大学深造,读研究生。期间,她和一群共同致力于致力于传承与推广侗族传统文化的有想法的年轻人共同加入了“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团队。这个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湖南省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牵头组织的团队,致力于传承与推广侗族传统文化,从2009年至今,已有8年时间。
经过“不平坦”的梦想之路,2014年,“梭说”在“新通道”中孵化出生。“‘梭说’的诞生是一次传统与时尚的碰撞,我们与侗锦非遗传承人粟田梅合作,联手米兰理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优秀设计师,重新定义侗锦。”
团队的核心设计师由来自意大利米兰理工的卢靖毅、Luigi,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杨婷、杨媛媛和湖南通道县的杨苗。
“梭说” 音近“说说”,意为用梭子诉说的故事。每一条侗锦都是一个故事,以梭子为意象编织诉说一篇篇的锦绣章回。“梭说”致力于侗族织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无良自在,身静心简。文静的杨苗说起侗锦来,眼中便“火苗”闪动——“一方织锦、一首侗曲、一壶烈酒、一碗醅鱼,搭载现代简约美学理念,结合温润的手工技艺逾越千山万水,将侗族人家的传承质朴与热情娓娓道来。”
梭说的创新之路
创新之路并不平坦。一方面传统手工侗锦的工艺极为复杂,全靠人工编织,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多道工序,一位工艺熟练的织锦女从早到晚也只能织一寸多点;另一方面,海外的设计师们在侗锦上收获了许多灵感,设计的图案美轮美奂,却不符合侗锦织造的规律,让织娘们无从下手,织不出设计图中的效果。
“这其实是现代设计与传统手艺的连接,西方审美与东方之美的融合,一切看上去很美,但懂设计的不懂织造技术的规律和壁垒,懂织造的不理解设计效果。”团队的多次沟通是少不了的,更重要的是在互相的交流、融合中,对侗族文化和侗锦理解得更深了。终于,经过设计师和织娘反复地沟通,打磨出了如今可以实现的美好设计。
在侗族织锦文化与时尚设计中不断探索前行
相对于机织的规整严密,手工织锦更为随性随心、自然亲和,织娘力度的变化、心情的起伏、性格的不同,都会借由双手印在围巾的一经一纬上,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手工围巾的每一寸,都凝聚着诚挚的匠人之心。一寸侗锦,仅织造就需要一天,工艺极为复杂,要经过选绵、除绵籽、搓棉条、纺纱、盘纱、煮纱、络纱、排纱等十多道工序。而围巾上的图案大多取自侗族人的生活,温暖而触动人心。随着时光的流逝,围巾的质感和色彩会更加柔和耐看,变得与身体越来越贴合,与心灵越来越贴近。
他们内心柔软平和,热爱自然质朴的生活,对传统工艺有着深刻的热爱和使命感,在侗族织锦文化与时尚设计中不断探索前行着。
“我们希望用我们的力量,传承中国传统民族生活之风雅,保护日渐沉寂的民间手工艺。融合古与今,赋予侗族织锦新的文化意义,尽显东方之美。”
产品系列
目前,“梭说”侗锦类产品以围巾为主,款式有15种,手工侗锦包包系列也已经陆续上架,团队设计正在努力创新,后期陆续会有其他款式的围巾、电脑包、手提包、床品套件、抱枕系列、车饰套件等产品推出。我们也会有新通道系列的一些衍生品,比如侗寨物语系列明信片,童年的天空系列文化衫等。
“木.踏歌行”系列
踏歌行选择浅粉红和浅棕的色彩混搭,专为年轻活泼的现代人而设计,时尚现代,纯情淡雅。
踩歌堂是侗族人用歌舞来祭祀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收的一种盛大纪念节庆,踩歌堂纹图案为一排手拉手的人物纹,它描绘了古代的祭祀或节日踩歌堂的场面,极具代表性;又有中国传统吉祥动物纹样老鹰纹,是传承于现代的创新纹样设计挑花。柔软舒适的亚麻质地,给予更健康自然的亲肤体验。
“蓝.隐山”
隐山采用天然亲肤的亚麻材质,轻薄的丝网面料,柔软舒适。从侗族妇女头帕中提取的传统图纹挑花游蛇纹和竹根花纹,赋予了吉祥美好的古老寓意。藏青、浅蓝、灰白的色块搭配,层次丰富,时尚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