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千年制瓷历史的景德镇,随着工艺的改进,传统的柴窑已经走了退出历史的边缘。仅存的古窑遗址,每年也只象征性的烧一窑。只有博物馆的那些陶瓷还在展示,诉说着柴窑独特的魅力。懂得建窑,烧窑的人都年近花甲。科技再怎么发达,柴窑烧制的釉色,始终没法做到,气窑能烧出柴窑的釉色,只是传说。
对于一个从艺十几年的匠人来说,不论技艺还是感情都希望能留下一座柴窑,至少让他远去的步伐走得慢些。
曹强 ,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2年作品“观世音瓷板画”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
2012年作品“清香”被深圳文博会艺术与价值作品评选活动中“金奖”执着与古法陶、瓷茶具设计、制作。折服于中国陶瓷古法技艺之美,潜心钻研柴窑古法烧制技艺,意在守护匠心古法,保留历史之韵,传承中国古法柴瓷烧制之大成。
柴窑的特点
即便是普通人,在博物馆观赏典藏青花瓷器之时,也会被其优雅的气质与精美的细节所折服,而真正的评鉴里手知道,馆藏的大多数古器名瓷之所以如此漂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上古时期的柴窑烧制,也只有柴窑才能烧出这样的效果。如今市场上流通的青花发色,根本无法代表柴窑烧制的工艺水平以及效果。
柴窑烧造的最直观效果,在于釉的发色:釉水肥厚,温润如玉,白中泛青,且釉中气孔明显,晶莹剔透,其釉面泛出柔美油光。正如世人盛赞:青瓷釉色,清丽秀雅,细腻润泽,如镜晶莹,轻薄如纸、玲珑剔透,如有纹路则曲折逶迤与瓷胎深处,扣之如龙吟细绕与玉馨,清远悠长,独步五千多年中华瓷林。
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中国解放以后,景德镇的陶瓷结构因松材资源保护等原因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柴窑被当时的政府适度禁止,因为油和煤炭的资源相对丰富且廉价,景德镇陶瓷进入煤窑、气窑的时代。
与柴窑相比气窑烧制出来的瓷器艺术价值普遍不高。柴窑烧制瓷器的特点是在烧制时升温相当缓慢,火焰柔和,升温也是缓慢柔和的过程,但气窑的火焰升温急躁,烧窑时间短成瓷快,品质自然逊色。
不仅如此,气窑所烧制的瓷器釉水更亮,更刺眼,有贼光,更加的艳丽,然后浮躁,颜色泛紫色,比起柴窑让人感觉轻浮。釉水更显清寡,釉水不肥润,颜色惨白,美感逊色。
柴窑出品必属精品,一方面柴窑成功烧制出一窑瓷器必须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另一方面,现存的柴窑寥寥无几,而窑火仅存的柴窑更是一只手也可以数的过来,仍旧在烧的大多数是祖传的手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老一辈人的工匠精神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也传承了下来,他们都是自小在窑边长大,有的师傅看起来年纪小却已是入行一二十年的“老人了”,学习到的技术更是传承下来的精华。正是这两个方面才使得柴窑瓷器被称为“诸窑之冠”,历史记载描述: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天时,地利
原料
众所皆知,瓷器是“泥做火烧”的产物,是水与土的升华。土质量的好坏对陶瓷的制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土,在不同的地方所呈现出来的性质也是千差万别的,而景德镇恰恰独有一种制瓷黏土,名为“高岭土”。
高岭土存在于坯胎中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胎体在高温情况下变形的缺陷,景德镇人形象的称高岭土为瓷器的“骨头”,瓷石则为瓷器的“肉”,高岭土的发现这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给景德镇瓷业带来一系列重大变化,高岭土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燃料
柴窑与气窑煤窑最大的区分正是燃料的不同,而这一不同也使柴窑烧制出来的瓷器更具有艺术性,更为珍稀。
在唐代时,工匠们用的多是杂木,但杂木缺点很明显,窑内温度难以达到高温瓷的标准。从宋代开始到清代,富含高质可燃的油脂的马尾松成了柴窑工匠们的首选,因为马尾松烧出来的火焰含油,有助燃作用,最高可将整个窑温烧至1320 。
马尾松的火焰非常干净,杂质少,对传统陶瓷胎釉配方的发色效果大有提升。
此外,松木燃料对陶瓷有滋润作用 ,窑体烧炉过程中形成的窑内气体氛围非常适合瓷胎原料,通过不断添加柴火让温度慢慢上升,使窑中的器皿慢慢受热,加上炉内的水汽与瓷器釉料的有机结合,使烧出来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润。这样的特质,是其他的燃料代替不了的。
釉料
如果说瓷土构成了骨骼,那么釉水则构成了血肉,釉水一方面装饰并保护了瓷器,而另一方面也是保护了把玩瓷器的我们,釉水使瓷器变幻出无数的可能,各种各样的颜色釉、花釉、裂纹釉等。
但是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瓷器为了追求外表的美观,追究价格的低廉,而使用化学釉料,化学釉料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这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也还是有采用矿物釉料的,以景德镇祖传窑为代表,使用祖传下来的配方,用矿物釉料,烧制出的瓷器釉如凝脂、釉面肥润,发色饱满、安全健康,呈现区别普通彩瓷的质感和亮度
景德镇柴窑为我国传统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窑。它的烧成室型呈一头大一头小的长椭圆形,近窑门处宽而高,靠近烟囱则逐渐狭窄矮小,故有"鸭蛋窑"之称,可装烧高火、中火、低火的瓷坯。因窑内腔较高,便于装烧大件制品,适合多品种生产的条件。
另外,其结构简单,柴窑建筑速度快,产量大,周转期快,可以快速烧成和快速冷却,在控制烧成气氛和瓷器质量,以及燃料(松柴)消耗等方面,柴窑均优于龙窑、阶级窑和倒焰窑等。
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足以说明人和的重要性。在柴窑烧制中也不例外,与其他窑的团队不同,柴窑烧制团队有着诸多的讲究。例如团队的领头人——把桩师傅。
把桩师傅是全窑生产技术的指挥者,从满窑到开窑都由他指挥。负责召集装烧小组技术分析研究会,决定匣钵窑位排布,组织装烧小组工人分工合作满好窑烧好窑,对一满二烧三歇火,提高烧成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全面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