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它具有极为鲜明的民窑特色,所生产的瓷器被称为白与黑的艺术,堪称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2006年,磁州窑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陶瓷自古便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在彭城以北20公里的地方,是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也就是后来的“磁山文化”。
这里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据《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源远流长的古陶瓷文化,确立了磁州窑在民窑体系中的代表性地位。
磁州窑品种众多,其中要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
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
磁州窑最具创造性的地方在于,它将中国毛笔书画,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开创了我国瓷器书法绘画装饰的新篇章,对国内乃至世界陶瓷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各地有许多博物馆与美术馆,收藏了多达万件以上的古代磁州窑作品。其中有梅瓶、瓷枕、龙凤坛、红绿彩碗、天目、三彩花瓶等一大批磁州窑精品。
赵振宇,法名悟善居士,画家、磁州窑陶瓷艺术家,1964年生于磁州窑发祥地磁县,1983年入中央工艺美院深造,2000年毕业于北京画院高研班,80年代求学于北京,姜成楠、龙瑞、刘大为、王文芳、石齐等老师;其勤奋好学,有着深厚的国画创作底蕴和造型设计能力,山水、人物、花鸟笔墨豁达、气韵生动、多次参加国家军队和国际性展览获奖。
近年间,沾溉于博大精深的磁州窑传承之中,以瓷载道,以铁为墨,把具有磁州窑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与中国画大写意相融合,禅净双修,绽放着质朴的心,泥水的芳香,体现出繁简达当,挥洒自如的艺术特色,众多作品被国内外藏家和博物馆珍藏。
现为冀南磁州窑艺术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阿宇广告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磁州画院院长,北京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河北省美术家、河北省工艺美术家、河北省注册陶艺师、景德镇原创陶瓷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政协磁县八、九、十届委员、九届常委。
赵振宇说,希望把磁州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推广出去,让更多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磁州窑传统精湛的技艺。
赵振宇将国画艺术融入到了陶瓷艺术品的设计创作中,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在对古老艺术的传承中,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儿子英杰在大学学的是绘画专业,精通设计创意,他让儿子放弃了考国家公务员的机会,回到家乡跟着他创业。
老少爷们齐上阵,“我要让千年前的磁州窑火,在冀南大地重新燃起。”赵振宇坚定的表情里流露出了“文化复兴”的雄心壮志!